國定古蹟/縣定古蹟

(資料建置中)

馬公市

市區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舟集 Boattoad

澎湖天后宮

澎湖天后宮,「闔澎」首座公廟,台灣最古老媽祖廟。建於明萬曆32年,明代已有媽祖宮,康熙23年加封為天后。大正11年重建,石柱雕花、彩繪豐富,白灰石壁如山岳,巍峨宏偉。民國72年指定為臺閩第一級古蹟,經政府修復保存。神龕供奉金面媽祖,慈眉善目。天后宮歷史悠久,見證澎湖信仰文化,為寶貴古蹟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peellden

媽宮古城

媽宮古城位於澎湖馬公,清光緒13年興築,為澎湖最後一城。聚落與商業繁榮,成市七街。防禦需求下,光緒13年興建城牆及砲臺,重要防線。日治時期部分拆除,城牆保留至今,阻擋西側攻擊。儘管歷史相對短暫,但因戰爭與都市發展見證,是臺灣海上防禦代表,具軍事價值。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Mimicat1531

馬公金龜頭礮臺

馬公金龜頭礮臺,建於康熙56年、同治3年、光緒13年及明治35年。1887年由吳宏洛建,裝備強大砲兵,為澎湖三座最強礮臺之一。乙未戰爭中,成為日軍攻占馬公要地,具戰略重要性。由劉銘傳新建,同時與西嶼西臺、東臺同時興建,歷史價值卓越。座落馬公街區,對澎湖觀光有重要意義。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

第一賓館

第一賓館,日據時期建,曾迎蔣公、經國、登輝等多位國家元首。民國47年「八二三」砲戰,蔣公駐鎮賓館成指揮所,歷史意義重大。為和洋混合風格的日式建築,保存良好,建積約550平方公尺。作為戰略設施兼行館,具有充實人文、歷史、軍事價值。民國90年委由樹德科大調查研究,95年由徐裕健建築師設計修護,由長太營造廠承包修護,完工於95年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peellden

媽宮城隍廟

媽宮城隍廟建於乾隆44年,澎湖特有之城隍廟,承襲明朝尊奉城隍為城池守護神的傳統。乾隆55年起,歷經多位通判及遊擊的修建,成為澎湖的重要祭祀中心。光緒11年法戰後,廟宇更獲封為「靈應侯」,享譽同府城隍。光緒15年澎湖廳署遷至馬公,廟成為官方祭祀之所。昭和8年日治時期進行大規模改建,後於民國71年及88年分別進行修護工程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Boboman 

文澳城隍廟

文澳城隍廟,澎湖早期聚落,康熙23年起成行政中心,乾隆時建,是最早城隍廟。雍正8年或在康熙雍正間建,咸豐元年曾修。光緒15年澎湖廳署遷後成地方廟。日治時信徒舉行宗教活動,民國39年集資重修,56年再修,保留澎湖廟宇色彩。民國100年三度修復。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林偉樺

臺廈郊會館

臺廈郊會館源起於澎湖水仙宮,據《台灣志略》記載,該廟由薛奎於康熙35年建立,成為重要的信仰中心。水仙宮為來往海上行船的人祈福,薛奎在乾隆45年捐資重修,光緒元年更由商民主導大規模修建,成為「臺廈郊會所」,供行商休憩。廟宇歷經多次修復,仍保留其歷史與信仰價值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翁維德

四眼井

四眼井位於澎湖馬公中央街北端,可能源自古代為重要航站,提供生活用水。馬公中央街早期因井而得名「大井街」。花崗岩板搭蓋成汲水平臺,四孔取水孔維護秩序。至1930年代,自來水普及,四眼井漸變洗滌用途,1971年成觀光景點。1985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,2007年改為縣定古蹟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TroyJiang

施公祠

施公祠原名「施將軍廟」,建於清康熙23年,供奉水師提督施琅。道光12年改稱施公祠,紀念海壇殉職官兵。道光23年由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。日治大正3年遷至現址,與海壇館合祀。施琅降清後在澎湖擁有勢力,向居民徵稅。乾隆2年清廷禁止,解除澎湖人民苛稅之苦。至今,施公祠見證澎湖歷史風華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舟集 Boattoad

萬軍井

馬公市中央里的「萬軍井」位於施公祠前,1979年澎湖縣政府立碑宣稱此為施琅征澎湧出的「師泉井」。然而,此言源於雍正年間的謠言,實際水井在福建,非澎湖。根據1622年荷蘭《雷雨生日誌》記載,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(媽祖宮、天后宮)水井取水。此井即為當時取水之地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Mimicat1531

乾益堂中藥行

「乾益堂中藥行」位於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,是澎湖縣縣定古蹟,鄰近「四眼井」。清乾隆至光緒,馬公中央街為熱鬧商區,商店林立。中藥行成立於清代,矗立於中央街42號,曾是當地最繁榮之一,見證殖民與民國風華。该街在日據時期繁榮,被形容為「川流不息」,四家藥房競相林立。乾益堂中藥行,作為當地古老中藥房,見證澎湖歷史沿革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Jgfhhgf942zo

馬公觀音亭

觀音亭建於康熙35年,由澎湖遊擊薛奎創建,主祀觀音大士。歷經多次修建,包括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光緒等年代。1885年法軍侵澎,廟宇被毀,次年完成重建。日治時期及民國初年再次重建,並增建涼亭和暮鼓晨鐘。1957年由鄉賢郭石頭集資修建,形成現今建築。2003年政府補助整修,耗時3年於2006年完成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Mimicat1531

馬公大山堡壘砲臺

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風櫃半島,標高29.5m,建於明治33年,是澎湖最早的日式砲臺之一。初建時占地嵵裡地區,成為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之一。二戰後歸陸軍總司令部所有,後成為青灣營區所在地。營區撤離後劃歸澎湖縣,現為仙人掌公園計畫使用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

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

馬公支關始於明治29年,為日治時期澎湖唯一出入境口岸。明治36年興建媽宮港棧橋及填海築地工程,填海土地成為海關、貨場及市場。明治42年改為「台灣總督府稅關馬公支署」,興建西式承重牆辦公廳。戰後整併入港務局,民國86年改為「稽查組督導課督察四股馬公辦公室」,並成為高雄關稅局訓練中心。民國89年建築列為澎湖縣定古蹟。 

澎南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

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

風櫃尾荷蘭城堡建於1622年,為明鄭時期據點,後成海防砲臺。小型歐式城堡,平面55公尺,四角稜堡。荷蘭占領時備有29門大砲,成為澎湖歷史重要建築。屬荷蘭殖民時期制式砲台,與安平熱蘭遮城相似,為台灣最早砲台之一,象徵部落社會轉為集權社會。四周風景優美,為澎湖重要觀光景點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

蔡廷蘭進士第

澎湖蔡進士第位於馬公市興仁里,建於道光26年,為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所建,至今已有150年歷史。蔡廷蘭,澎湖唯一進士,生於嘉慶6年,中進士後在大陸仕途,咸豐9年病故。進士第建於道光26年,為其回鄉祭祖之所,結構精緻,門廊獨具特色。由於子孫未大規模整修,整體結構保存完整。縣政府於2011-2012年進行修復工程,使進士第重現昔日風采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舟集 Toadboat

鎖港南北石塔

鎖港南北石塔,位於澎湖舊聚落北方,為防風沙設立的石塔,南塔民國64年整修,北塔則在民國53年由乩身建議增為九層。兩座黑石九層石塔,形式古拙,據說為補償沙丘風沙消失的地理缺陷。1999年環境整治後成為觀光景點,於2000年指定為澎湖縣定古蹟。 

湖西鄉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 

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

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建於1936年,高約5公尺,八角形花崗岩結構,面積約434平方公尺,設於澎湖。1945年戰敗後改為「抗戰勝利紀念碑」,碑體白色,紅色碑文。未對周圍環境做改建,保存原貌。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吳沛芸

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

日軍龍門裡正角上陸紀念碑建於1924年,高約2公尺,花崗岩建造,是台灣最早有關日軍入侵的碑。戰後改為「台灣光復紀念碑」,後遭棄置在路旁,現已由政府扶正,立於土地廟東側圍牆邊。 

湖西拱北礮臺

拱北礮臺,光緒12年新建,是澎湖九座新式砲台之一,唯一內陸砲台,具歷史價值。位於拱北山,掩護馬公港背面,曾是乙未之役日軍攻佔目標,戰鬥激烈。攻陷後,日軍進入馬公城。現為軍事重地,保留澎湖歷史記憶。

西嶼鄉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蔡宋琪

西嶼西臺

西嶼西砲臺位於澎湖,建於1683年,清日戰爭時加強防禦。1883年為加強澎湖守備,據施琅之命在澎湖新建,現僅存土垣。1885年法軍攻佔,1895年日本接收澎湖後再度強化。兩次世界大戰期間,砲臺經多次修正。1983年列為國定古蹟,現為保存完整的歷史砲臺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Philoschen

西嶼東臺

西嶼東臺建於清光緒12年,為澎湖防禦四座砲臺之一。劉銘傳於光緒13年動工,至光緒15年竣工裝砲,配備七吋及八吋、十吋阿姆斯脫郎後膛大砲。日軍入侵時,東臺曾發揮威力,部分守軍英勇陣亡。戰後,成為國定古蹟,營舍增建。民國80年指定為一級古蹟,撤離時間延至101年。具歷史價值,見證澎湖重要防線歷史。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Joe Lo

西嶼燈塔

西嶼燈塔(漁翁島燈塔)位於澎湖西嶼,建於清乾隆43年,為台澎首座燈塔。英工程師設計,於清同治13年改建為鑄鐵圓塔,高11公尺,燈高67.7公尺。入口額頂刻英文題字(DAVID M.HENDERSON 1874)。日治時設有氣象觀測器,有線電話連接媽宮。二戰時遭轟炸,未受重創。現為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光力18萬燭光,光程25.1海浬,並配備電霧號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方珣

澎湖二崁陳宅

澎湖二崁陳宅建於明治43年,由陳嶺與陳邦兄弟興建,歷時兩年完成。陳家兄弟原自金門,移居二崁,發跡於台灣本島的漢藥事業,經營元益藥鋪。陳邦更因義助同船鄉親而得到所需建屋木材。大厝完工後分家,產業歸邦所有。歷經傳奇事蹟,陳家兄弟以「澎湖嶺」與「邦伯」聞名。建築歷史悠久,見證澎湖獨特歷史風貌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Boboman

西嶼內垵塔公塔婆

內垵村為抵禦「海瀨礁」沖煞,於道光23年由呂論率村民興建兩座陰陽塔,象徵鄉土共同守護。以百公尺牆相連,防海水倒灌,並象徵聯手對抗外來威脅。因形似箭,稱為塔公、塔婆,具陰陽調和之寓意。 

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│作者/地下高雄

漁翁島稅關監視署

漁翁島稅關監視署成立於明治33年,主要負責對往來中國、台海的船隻徵稅。由於中日戰爭交通中斷,於昭和16、17年撤銷,該署撤出後,曾由洪啟育先生租用至民國54年,後其出資購入。目前建築閒置中。

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庫

昭和19年,日軍推出水中特攻兵器「震洋艇」,由摩托艇改造而成,全長約5公尺,動力為汽油機,最大速度25節,單艘搭載250公斤高爆炸藥。研製者藉膠合板減輕重量,面對鋼材匱乏。此艇於5月27日下水,艇首裝有火箭發射器及割網器。其決死性質及高爆威力使其成為日軍特攻計畫的一環。 

西嶼彈藥本庫

光緒9年,李嘉棠建海防砲臺於澎湖,劉銘傳強調重要性。光緒13年,吳宏洛建立金龜頭、拱北、西嶼西、西嶼東及東城等砲臺,搭載英國製大砲。各砲臺內設有藥彈總庫、大小藥庫,並建大火藥庫,為澎湖新式彈藥庫。日治時期,興建要塞砲兵大隊,於明治41年完成8年工程,共有15座砲臺,配備52門火砲。各砲臺備有彈藥支庫及砲側庫,並在交通便捷地點設立彈藥本庫,包括西嶼彈藥本庫,發揮制敵效果。